top of page
螢幕擷取畫面 2025-08-23 084221.png

​認識鼻瘜肉

甚麼是鼻瘜肉?

 

鼻瘜肉(Nasal Polyps)是鼻腔或鼻竇內部黏膜增生形成的柔軟、無痛、非癌性腫塊。這些瘜肉通常呈現灰白色、透明狀,成滴狀或葡萄串狀懸掛於鼻腔內。鼻瘜肉本身並不可怕,但當其體積變大或數量增多時,可能引起鼻塞、呼吸困難及嗅覺喪失等問題,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。

鼻瘜肉常見於慢性鼻竇炎或過敏性鼻炎患者,特別是有氣喘或阿司匹林敏感的病人。若不及時治療,鼻瘜肉可能導致反覆性的鼻竇感染或其他併發症。

鼻瘜肉的成因

 

鼻瘜肉的具體病因尚未完全明確,但多數與以下因素相關:

 

  1. 慢性炎症
    長期的鼻腔或鼻竇慢性炎症(如慢性鼻竇炎)會導致黏膜腫脹和增生,形成瘜肉。

  2. 過敏性疾病
    過敏性鼻炎或其他過敏反應可能刺激鼻腔黏膜,增加鼻瘜肉的風險。

  3. 氣喘(哮喘)
    氣喘患者更容易發展為鼻瘜肉,特別是那些對阿司匹林敏感的人。

  4. 遺傳因素
    有家族病史的人可能更容易出現鼻瘜肉。

  5. 免疫系統異常
    某些免疫系統疾病會導致鼻黏膜長期發炎,增加瘜肉的形成機率。

  6. 真菌感染
    鼻竇中的真菌感染可能刺激黏膜增生,形成瘜肉。

鼻瘜肉的症狀

 

鼻瘜肉的大小和數量不同,導致的症狀也可能有所差異。小型鼻瘜肉可能無明顯症狀,但較大的鼻瘜肉或多個瘜肉則會影響鼻腔功能。以下是常見症狀:

 

  1. 鼻塞
    持續性鼻塞是鼻瘜肉的主要症狀,可能影響單側或雙側鼻腔。

  2. 嗅覺喪失或減退
    鼻瘜肉會阻塞氣味分子進入嗅覺區域,導致嗅覺受損。

  3. 鼻涕增多
    可能出現持續性流鼻涕或後鼻滴流。

  4. 頭痛或面部壓迫感
    鼻瘜肉可能堵塞鼻竇,導致鼻竇壓力增加,引發頭痛或面部不適。

  5. 鼻音改變
    嚴重的鼻瘜肉可能影響聲音共鳴,使聲音變得鼻音過重。

  6. 睡眠問題
    鼻瘜肉可能導致打鼾,甚至引發阻塞性睡眠窒息症。

鼻瘜肉的診斷

診斷鼻瘜肉需要耳鼻喉科醫生進行詳細檢查,常用的診斷方法包括:

1. 症狀評估與病史詢問

醫生會詢問患者的鼻塞情況、鼻涕性質、嗅覺變化及是否有過敏或氣喘病史。

2. 鼻內窺鏡檢查

通過鼻內窺鏡,直接觀察鼻腔內部是否存在瘜肉,並了解其大小、位置及數量。

3. 影像檢查

  • MRI:針對疑似腫瘤或其他異常情況,提供更清晰的組織影像。

  • CT:提供詳細的鼻竇結構影像,幫助判斷瘜肉是否堵塞鼻竇或影響其他結構。

4. 過敏測試

若患者伴有過敏性鼻炎,醫生可能會進行皮膚點刺測試或血液檢查,確定過敏原。

鼻瘜肉的治療方法

 

鼻瘜肉的治療目標是減少瘜肉大小、控制症狀及預防復發。常見治療選項包括:

1. 藥物治療

  • 鼻用類固醇噴霧:減少鼻腔炎症,幫助瘜肉縮小。

  • 口服或注射類固醇:針對嚴重的瘜肉,短期使用可快速緩解症狀。

  • 抗過敏藥物:如抗組胺藥或減充血劑,用於控制過敏的相關症狀。

  • 抗生素:若合併細菌感染,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。

2. 手術治療

當藥物無法有效控制瘜肉或症狀嚴重時,可能需要手術處理:

  • 功能性內視鏡鼻竇手術(FESS)
    這是一種微創手術,通過內窺鏡移除瘜肉,同時清理堵塞的鼻竇,恢復鼻腔功能。

3. 生物製劑治療

針對嚴重鼻瘜肉或復發性患者,醫生可能建議使用靶向治療的生物製劑(如抗IL-4/IL-13藥物),幫助控制炎症反應。

洭澄醫療中心的耳鼻喉科專家團隊,結合先進的診斷設備和豐富的臨床經驗,為鼻瘜肉患者提供全面的檢查及治療服務。我們的服務包括:

  • 精準的鼻內窺鏡檢查

  • 個人化藥物治療及過敏管理

  • 微創鼻竇手術(FESS)

  • 術後復發預防及隨訪計劃

如需了解更多或預約檢查,可致電或WhatsApp聯絡我們。

地址:

九龍尖沙咀彌敦道26號23樓2301室

電話: 2802 2744    傅真: 2802 9918

電郵: info@honsermedical.hk

應診時間:

​星期一至五 : 上午十時至下午七時

星期六        : 上午十時至下午二時

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休息

*午膳時間:下午一時至下午二時半

© 2024 by Honser Medical Centre

如有任何意見或查詢,

歡迎以以下Whatsapp與我們聯絡

bottom of page